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王荣利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领导艺术 
地点: 广东 深圳
签名: 中国公司法务研究***人

民间反腐败***律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023
  • 博客访问:2918675

专家文章

王荣利:《律师的流派与刑事辩护的有效性》 2013-09-03

标签:

 

 

 
律师的流派与刑事辩护的有效性
——在小河案一周年暨有效刑事辩护研讨会上未能说出的发言
 
王荣利
 
作者按语:2013年8月3日和4日参加了在贵阳举行的“小河案一周年暨有效刑事辩护研讨会”。由于事先未报名,加之未能参加小河案的相关工作,所以举办方没有安排我主题发言。会议举行期间,虽有自由发言时间,但看到争取发言者非常踊跃,且时间只限定三五分钟,就是抢到说话的机会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于是我便放弃了发言,认真听讲,回来后将自己在大会上未能说出的话写出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各位尊敬的律师:
各位密切关注小河案、关注国家法治进程的朋友:
大家好!
能够参加这次研讨会,能够见到许多此前就相识的老朋友、以及一些在微博里久仰大名的好友和许许多多新朋友,我感到很高兴。对你们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
在过去的三四年时间里,中国律师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许多事还必将在中国律师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遗憾的是,在三年零四个月之前的2010328,正当我准备重新进入律师队伍之时,一场大病向我袭来。
当时,在我发表了首份中国企业家犯罪年度报告之后,各地的记者要采访我,出版社的编辑向我索要书稿,而我自己又关心着李庄律师案,还想采访部分著名学者、专家、律师等,写一篇《中国律师“大家”谈》,又要与北京某律师事务所谈加盟的事,还答应浙江一位律师去杭州为企业家演讲……结果,在杭州为当地企业家讲过《企业家的法律风险从哪里来》以后,又连夜赶往浙江台州市,就突发脑溢血,差一点就要去找刘、少、奇主席报到去了。
幸好,刘主席考虑到国家法治的现状,就没收留我,让我活了下来,而且脑子非常清醒,身子也没有明显的残废。于是,我就在家一边疗养,一边一直关心着中国律师业的状况,并且连续几年继续研究着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情况。同时,我还参加了西安律师业的一些活动,比如杨再新律师受难后,陕西八位律师发表的声明,其中就有我。
所以,对于这三年来的中国律师业发生的几件大事,我都无缘参与,但我可以默默地“围观”。当然,事情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会写篇文章参与讨论,但这样的文章却在传统媒体上发表不出来,只有发表在自己的网页上。有些文章,还得到了大名鼎鼎的陈光武律师的《晨光斋》的转载,还有学者如也参加了这次会议的中央财经大学李轩教授就转载了我关于黎庆洪案所写的文章,同时也受到许多律师朋友和读者的关注。
对于贵阳小河案,我虽然没有参与,但也见证了陕西律师房立刚、刘志强、段万金等参与有关案件的过程。当然,也见证了北海律师团十多名律师如陈光武、杨学林、周泽、朱明勇、李金星、杨明跨、房立刚、张凯、王兴等人到西安演讲的经过,还见证了刘桂明主编在西安举行《民主与法制巡回论坛》的情况,所以基本熟悉周泽律师发起为这一案件辩护的前前后后经过。
黎庆洪案,既涉及到中国律师日趋走向成熟的发展态势,同时又涉及到我所关注的企业家犯罪问题,而且黎庆洪分别是我总结的2010年、2012年十大民营企业家犯罪之一,所以,在我大病初愈后,这次研讨会我一定要参加。
我曾在《从典型案例中解读我国的法治与政治生态》一文中,详细的论述了对于小河黎庆洪“涉黑”案的看法,刚好可以对应本次研讨会的第一个主题——小河案回顾与经验总结;我在另一篇文章《质疑“打黑”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关于“涉黑”企业家的经营、管理问题、参加“涉黑”犯罪人员的自首问题、关于共同犯罪和数罪并罚问题、“涉黑”企业家的“涉红”问题、关于举报人的问题,可以说正好对应了本次研讨会的第二个主题——涉黑案件的观察和反思。这些问题说起来就话长,由于时间关系这里我就不细说了,大家可以在我的网站和陈光武律师的网站里找到相应的文章。
在这里,我将着重与大家研讨一下有关“死磕派”律师及有关律师的派别问题,这与本次研讨会的第三个主题——有效刑事辩护相关。围绕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下几点意见:
 
一、“死磕派”律师产生的背景
 
“死磕派”律师是最近一两年才产生的新生事物。刚才在会上听说“死磕派”最先是杨学林律师叫出的,经过杨金柱、周泽、朱明勇、李金星等人办理的一系列案件的发扬光大,现在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死磕派”这一律师派别,在国外从没有听说过,在中国历史上也闻所未闻,它是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那么当代中国社会背景是什么呢?
微博上曾用四句话这么说过:“他们在说假话;我们知道他们在说假话;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说假话;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说假话。”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现实,是当代中国的社会背景。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往往无处说真话。这恰恰就像最近几天发生的上海高院法官“抱团”嫖娼案一样(原来我们只听说过“抱团取暖”,就好像律师当初组团一样,但现在又有了“抱团嫖娼”一说,说的却是法官们)。当事人多次举报某法官“包二奶”、嫖娼等等,结果都无疾而终,结果当事人孜孜不倦地跟踪,终于抓住了几名法官集体嫖娼的影像,制成视频,法院这才不得不严肃处理。
好就好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毕竟初步建立起来法治体系,而法律也是公开给人民看的,而且是白字黑字记录着的,这就为“死磕派”律师的诞生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只有“死磕”,让他们不能说假话,让真相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一切现出原形,这才是争取有效辩护的最好方法。因此,“死磕派”律师应运而生。

推荐
中国公司法务研究***人 民间反腐败***律师
类别:其它 |   浏览数(227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