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蔡忠成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生产管理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地点: 浙江 温州
签名: 助理1电话:
13858873652
助理2电话:
1381625613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492
  • 博客访问:2660260

专家文章

2012过后——中小企业路在何方? 2012-11-10

标签:

  大家众所皆知,从2008年9月份开始,由于金融危机,大量企业关门,尤其中小企业深受重创。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得到的信息是:经济在不断复苏,在持续恢复......到了2011年,企业面临通货澎涨、银要压缩的严重危机的同时,中浙江地区,由其是温州市的中小企业主跳楼、跑路现象在7到10月时每天都有新离可见,作为中国式的犹太人的温州企业主,碰到了这个问题时,大多数也是缩手无策了,可以这样说,真是全国人民看温州,世界人民想温州,这表明了一个严惩的问题,中小企业到了大洗牌的时期了,而在这个严冬持续一年多的今天——2012时至年关时,今后国内的中小企业又路在何方?

  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之前,历经耗时近一年年对广东、浙江、江苏、江西、上海、安徽、湖南等16个省市进行系统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的1-7月份,在31万户中小民营企业中,亏损企业户数为4万户,亏损面为12.7%,各月亏损面总体变化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亏损程度却在逐月加重: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由1-2月的22.2%上升至1-6月的41.6%,1-7月又进一步升至46.9%。其中,超过50%的受访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将会再次出现”,企业普遍对大环境表示担忧;在谈及企业当前运行的状况与一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时,包括36.4%的企业决策者认为,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最近一年里变得更差;在货币紧缩的背景下,高达75.5%的受访中小企业认为,当前银行贷款供应偏紧;有42.6%的企业认为,目前已经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倒闭潮”,通过去年底时至今天,也证实了以上事实。

  根据现状,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外需锐减、订单减少有所不同,2011年很多中小企业订单不少(当然不健康的企业一定会倒),但面临缺资金、缺电、缺工等要素制约,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致使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润再次被压缩,如果目前的汇率升值延续,原材料与劳动力价格上升无法缓解,很多中小企业将举步维艰,持续挣扎在死亡线的边缘,现在到了2012年底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如何去面对新的一年到来的同时,人力成本又给我们如何的挑战?所有中小企业的老总们,我们作好思想准备了吗?2008年是订单减少没钱赚,而2011年是有订单不敢做,忙死忙活也是没钱赚甚至亏本,处于“不生产等死、生产找死”的尴尬处境之中,时至今天,我们的企业如再不转型升级的话,市场大环境又将会给我们什么好果子吃?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企业老总要做好转型准备的开端。

  在各种不利因素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融资难。重公轻私的银行偏好在今年表现尤其明显,大概只有10%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剩下的都是通过一些外围活动来艰难的维持。目前民间借贷的年利率高不可测,即使这样,民间融资还是供不应求。然而民间借贷缺乏监管、利率高,中小企业还本归息的压力极大,自己好不容易赚取点微薄的利润,还不够还所谓的民间借贷了,在这些方面,中小企业都已经潜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

  以上,有很多原来未重视经营过程管理的中小企业,都已经陷入了比2008、2011年更大的困境了,是现实还是烟幕?大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小企业的倒闭潮大家认为——是否正常?民企发展困难的症结何在?民营企业2012年底与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在此、核源企管专家团队老师有几点浅见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企业经营体制的创新:

  中小民营经济发展到今天,在经营体制创新方面,我们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系到民企发展后劲和发展空间的紧要大事。民营企业最大优势是产权明晰、动力强劲;所存在最大与严重的问题是产权封闭、势单力薄。单纯靠自我积累来做大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如何兼并重组,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资源整合。

  时至今天的同时,现在的主要关键是企业老总(最高决策者)观念问题,民营企业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一点上,国内中小企业的投资者与西方发达的国家企业投资者的观念不一样。经过200多年的摸爬滚打,西方企业投资者早就认识到必须走联合兼并的道路,现在国外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都是股份制,投资者出钱,经营者出策,管理者出法,执行者出力,老板是谁不知道。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体制的变革和创新这一关早晚得过,从单个资本走向社会资本,而如果国内中小企业投资者在观念上都闯不过去的话,要么是永远长不大,持续健康发展也是非常的艰难,要不就等死或早死(关门大吉)。

  在当前这种非常特殊的情况之下,作为企业的投资者们,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企业只能改变自己。现在看来,危机中能够挺得住的都是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小企业一下子就摔跤了,所以就要进行企业体制的创新,兼并重组,从单个资本变成社会资本,从原有的能人体现改变成现代企业的团队重组体现。

  二、产品(技术)研发的创新:

  我们国内的大部分中小民企起家的原因在于仿制、抄袭市场上畅销的产品,然后快速抢占市场而存活下来甚至活的越来越舒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挑战之后,问题就出现了,因我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推出市场的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到最后只能是打价格战,进入红海战略,同行业中相互杀价,直至大家陷入危机之中无法自拔。这其中严重缺失的就是技术创新的问题。民营企业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自己创新,还可能闯出一条路来,只有做好自己定位的企业才会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我们不要把创新看得很神秘,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或发展,在这其中,肯定有他的硬道理,也就是说因为有自己特殊的地方。正是上下纵横审视自己总结出有哪些特点,把专长、最强的地方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创新。产品创新的成功者无一例外地至少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中的一条:第一,时刻聆听顾客的声音,根据他们的需求设计相应的产品;第二,密切关注市场上的顾客和竞争对手的任何变化,把握市场趋势;第三,最大化地利用技术和研发实力实现创新,最后、我们还要分析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企业产品与人、企业都一们的,都会有生命周期,我们要不断地根据市场的需求,研发与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在产品创新中,企业不但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审视自己的能力,还要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并准备好相应的战术。现在有好多企业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总是盲目地看别人如何多元化,反而丢失了自己。所以,在外部环境不好的时候,正是企业检讨自己的时候,真所谓这二句话的精点——失败是成功之母,总结才是成功之父也。

  三、经营管理(人才)的创新:

  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欠缺,很多还停留在家族式、情感式、梁山好汉式或刘备建朝前期的一种经营管理状态。遇到问题时总是强调外部环境不好,外部确实比较困难,但为什么有人做的好,我们有没有进一步分析与探讨,自己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企业老总一定要把亲情、生活与工作清楚的区分开来。

  作为现代型的中小企业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普遍缺少“三高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策划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导致缺少三种人才的原因有当前的环境所造成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的老板造成的,没有一套成熟的机制来接纳这些高级人才,不能通过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凝聚人心,让大家有个奔头,有一种归属感。其中尤其是以家族型企业最为典型。因为没有高端人才最终导致企业管理跟不上,理念落后,一片混乱,现代型的企业如何作不到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又谈何发展呢?企业发展的根本要靠什么?

  所以在当前民营企业要有管理创新。要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当作企业的战略管理来抓,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而企业的所有一切都是人才创造出来的,我们的中小企业主们,大家又是否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财呢?在此、笔者一再认为,只有合适的人才,没有最好的人才,企业在不同阶段时期使用不同层次的人才,这一点上,必须要清楚的作好自我企业的定位,但我们又能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人力资源,任何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小民营企业必须寻求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的整体提升或转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在目前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四、企业品牌(定位)的创新:

  现在有很多民营企业不懂经营和塑造品牌,把它们简单地理解成销售,只会打价格战。没有品牌卖不出好价钱,没有渠道只能眼看别人赚钱,所以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创建自己的商业渠道,这才是最重要的。以前做OEM(原始设备生产商)的企业要逐步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的企业进行转变,以前做ODM的企业要向做OBM(原始品牌制造商)的企业进行转变,一步一步一个脚印的练好内功。对于有品牌的中小型企业来说,要做好品牌的推广和升华,使得业务能够保持稳定或增长。对于没有品牌的做OEM或ODM企业,通过前期的企,运作帮助积累了资本、管理经验、人才、技术和资源,这时应该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进行品牌定位与创新。

  在品牌创新时同时要注意防范风险,现在一些企业在压力之下很明显体现出没有风险意识,因为一旦出了问题再补救就来不及了。

  任何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都得要在内部配要有专人查补漏洞,对风险及早防范,或者说借用外力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

  五、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企业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上述也已经谈到不同阶段与规模的企业,使用不同层次的人才,但由于人才的格局不同,所以经营模式也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大家都知道,中小企业主在三十年前靠的是胆识赚取利润,二十年前靠的是资金实力创造利润,进入二十世纪后靠是的团队创造利润,但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又奖是靠什么去经营好我们的企业与赚取利润呢?毫无疑问地说,接下来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肯定是靠经营模式的竞争与差异化的竞争了,所有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营思念、经营方式、经营思维等方面都得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优化,才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综合以上述,在危机下,民企更要懂得“适者生存”。当前相当一部分生产型企业,明明已经没有订单却还在盲目开工生产,这些企业只能怪自己不够敏锐,没有看清楚市场的前景。对于这类企业不能给予无原则的同情,因为市场经济是不相信眼泪的。民营企业不能跟资金雄厚、还有国家支持的国有企业比,要想生存不能指望外力,只能自救,根据市场的需要重新调整产业机构,想好自己的发展方向。企业要想长命百岁是很难的,都要不停地变化不停地调整,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能力、企业品牌与经营方式的创新。唯有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想这才是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之根本。

  最后、核源企管总顾问——蔡忠成老师认为,通过2012年生存下来中小企业老总们,一定要积极的面对时至今天的危机,认识我们平常在经营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危机分析,我们还有哪些经营管理问题点,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或长期生存下来,必须要去持续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的创新,当然、与此同时,也一定要提前带头做好树立危机意识的准备,只有从企业的最高层真正树立危机防范,这样的话,企业的中高层,才会有危机意识,中层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也才会去真正面对危机。

  届时、我们还要将会作好化危机为商机的准备,因大家都清楚的知道,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掉的行业,在同行业中,为什么健康的企业他们都在发展呢?由些说明了什么问题?所以——企业老总们要积极的面对,与树立我爱危机的思想,危机背后是商机,危机背后是转机,政府也会想法如何救活这类具有新观念、新思维的发展中的企业,所以,在这种非常时期的环境中,又如何进一步面对以后的企业定位——中小企业的老总们,大家作好准备了吗?如果不去创新,接下来我们的路又何方???

  由此说明——企业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促进成长与健康发展,这些都是硬道理,中小企业的老总们,我们做好这方面的计划与准备了吗???

推荐
助理1电话: 13858873652 助理2电话: 13816256138
类别:公司战略 |   浏览数(440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